【活隱喻.活博物館系列】
編著/作者簡介
賴雯淑 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、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研究員、質疑性藝術跨域實驗室主持人。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完成藝術設計碩士(MA、MFA)和藝術教育哲學博士學位,曾任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中心平面藝術設計師、美國德州安吉洛州立大學助理教授、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。自2018年起擔任六燃保溫睦鄰計畫與陽明交大六燃博物館計畫主持人,也是六燃國際互動劇場製作人,以及2019、2022六燃文件展策展人與論述者。她全力投入新竹六燃的保存與活化工作,透過藝術實踐、研究與教學,探索六燃的問題,思考歷史、記憶與人的意義。
活隱喻.活博物館系列一
❶ 六燃國際互動劇場合輯
一段 被遺忘的二戰史
寫給六燃,以及那些不被記得卻存在的人
「活隱喻.活博物館」(Living Metaphor.Living Museum)系列出版品,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自2018年起執行文化部「再造歷史現場」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辦公室所支持的新竹六燃保溫睦鄰與博物館計畫,由陽明交大六燃團隊為「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」(簡稱新竹六燃)之保存活化議題所展開的大學社會實踐之成果。
陽明交大跨領域藝術團隊和德國後劇場(Post Theater)聯合製作演出《原諒.遺忘》和《無/非紀念碑》兩劇,由50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呈現以六燃二戰歷史為主題的跨領域創作,成為新竹生博物館(Hsinchu Living Museum)的一大重點。本書正是將演出影像記錄、研究論文、兩劇的劇本等集結成冊,不只是收藏整個計畫的內容,更是再次對展演的反覆沉思。
活隱喻.活博物館系列二
❷遇/預見六燃
以記憶.植物.地圖三部曲方式展開 將藝術實踐疊加在新竹六燃的紋裡之上 「活隱喻.活博物館」(Living Metaphor.Living Museum)系列出版品,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自2018年起執行文化部「再造歷史現場」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辦公室所支持的新竹六燃保溫睦鄰與博物館計畫,由陽明交大六燃團隊為「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」(簡稱新竹六燃)之保存活化議題所展開的大學社會實踐之成果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賴雯淑副教授,自2018年起執行新竹六燃「大煙囪廠房基地」保溫睦鄰駐站計畫至今已超過三年,她指出新竹是一座二戰城市,需要一群具反思、批判和實踐能力的市民來保存、活化、滋養她。2021年在大煙囪下所舉行的《遇/預見六燃:賴雯淑藝術裝置個展》,就是這個行動的具體展現。
《遇/預見六燃》,是一趟生命重新匯聚之旅,沿著蜿蜒如臍帶的小徑來到煙囪下,與母親相連,是意圖透過藝術行動來開啟六燃活隱喻、活歷史的建構,以記憶.植物.地圖三部曲的方式逐步展開,是將藝術實踐疊加在新竹六燃的紋理上,展開交纏互滲的多重部署,互文延展出個人生命中的六燃板塊。展出的七件作品,是個體遭逢歷史與記憶時,所碰撞推擠出的生命皺褶,但與其說是個人的,還不如說是與眾人交會時所折射出的歷史記憶晶體,是給大煙囪的一份獻禮。
活隱喻.活博物館系列三
❸ 2022六燃文件展:移動的六燃
唯有真實回應歷史、人民的生活與當代的意義, 六燃才能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。
「與其說六燃文件展是為了研究六燃本身, 不如說是為了理解其意義如何在時間中消失與重新被建構, 是關於我們要如何記得六燃,治理六燃,建構六燃。」 ——賴雯淑
「活隱喻.活博物館」(Living Metaphor.Living Museum)系列出版品,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自2018年起執行文化部「再造歷史現場」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辦公室所支持的新竹六燃保溫睦鄰與博物館計畫,由陽明交大六燃團隊為「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」(簡稱新竹六燃)之保存活化議題所展開的大學社會實踐之成果。
「移動的六燃」給出了「移動的博物館」之想像,也是 2022 年六燃文件展的命題。與其說移動是打破定點,不如說是移置自我,超越框架。是認知、思想、典範的移轉,是歷史、行動、言說的挺進。六燃文件展將透過保溫的六燃、屹立的六燃、移動的六燃、分散式博物館四個特色分項,逐一探討永續生活、在地紋理、文資詮釋、治理策略、歷史書寫、博物館典範的六種移動,思考六燃去中心、分散式博物館的可能性。以藝術跨域實踐、永續生活設計、智慧科技保育、田野走讀漫遊、六燃地方學講座、博物館焦點團體訪談等行動,逐步建構六燃地方學的知識系統與六燃生博物館架構,明晰六燃文史的脈絡,揭示六燃二戰工業遺構的當代價值與定位,連結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與臺灣高科技的臍帶關係,將全球語境下的六燃生活、生命與生產之新意義帶至光亮處,給出六燃活隱喻・活博物館的文化路徑與動態系統。
【燃後】
《燃後》小誌創刊號由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「質疑性藝術跨域實驗室」的五位研究生梁佑謙、黃元欣、傅昀畇、勞泓理、呂彦青擔任編輯群,透過採訪新竹六燃的實踐者賴雯淑、張清秀、沈致軒三人,並邀請吳謹為撰文,報導新竹六燃文資保存的在地實踐是如何開展,未來又可能如何延續?
燃後,然後?六燃的根源與現況,就如一個取水口,關乎我們的歷史記憶、我們的生命現場、我們的文化意識,以及我們的未來。對於六燃的探問,是每一位「燃後人」至深關切的。《燃後》刊名指涉六燃在前,然後會是什麼呢?「燃後,然後?」是一個提問,期待有更多人一起來關注與回 應, 提 出 心 中 對 六 燃 的 想 望 與 想 像。《 燃 後 》 不 論 是 翻 譯 成 The Sixth Fuel Factory in Continuation(延續中的六燃)或是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Sixth Fuel Factory(六燃的延續),都意圖呼應這次六燃文件展的主題——移動的六燃(The Sixth Fuel Factory in Motion)。唯有綿延不絕的思想激盪、觀點挺進與行動,六燃才能如活水般地延續下去。